Speaker: Dr. Xiaopeng Huang (黄晓鹏博士)
Time: 11:15-12:15, 6 April 2022 (Wednesday) (Beijing time)
Venue: C208, Lijiao Building, BNU at Zhuhai
Abstract
由于独特的形貌结构,各向异性的微纳米颗粒在催化、药物缓释、光电显示等领域呈现出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如何可控地合成各向异性形貌的微纳米颗粒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本报告将介绍对聚合物微球和半导体纳米晶的形貌控制,并探讨其各向异性形貌的形成机理。在制备各向异性聚合物微球方面,我们分别通过机械拉伸法,相分离法和相反转法构筑了椭长形微球,双组份哑铃形微球以及多孔微球;在调控半导体纳米晶形貌方面,我们通过引入不同的配体,如羧酸根和有机胺,制备了几种形貌的硒化镉纳米晶,包括量子点,纳米杆,纳米片以及纳米管。通过纳米晶不同阶段生长形貌的观察,以及第一性原理对各个晶面表面能的计算,我们进一步推断了其可能的生长机理。
About Dr. Huang
黄晓鹏,2020-2022年于牛津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水滑石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应用,合作导师为Dermot O’hare教授。2019年博士毕业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微电子学院,从事低维纳米晶的可控合成研究,导师为Martin Gijs教授。2014年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从事功能聚合物微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导师为王亚培教授。2011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材料学院。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在ACS Cent. Sci., Small和iScience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成果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