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8日,在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奥运攻关技术创新联合体成立仪式”上,北师香港浸会大学(BNBU)数字体育研究中心牵头开展的“NewEra国产新型赛艇”与“竞赛用箭性能评测系统”两大核心科技项目惊艳亮相,成为通明湖会展中心成果展上一大亮点。中心团队携最新科研成果参展,吸引了众多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驻足关注。仪式期间,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陈志宇,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曹景伟亲临北师港浸大展位,饶有兴致地听取了项目团队关于核心技术难点攻关和创新成果的详细汇报,并对中心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表示高度赞赏和由衷的欣喜。

联合启航:共筑体育科技强国梦

本次盛会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召开,标志着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牵头组建的“奥运攻关技术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该联合体旨在聚焦奥运备战和训练参赛的核心科技攻关任务,汇聚全国顶尖科研力量,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提升我国体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北师港浸大凭借数字体育研究中心的两个重要项目成果,正式成为该联合体的重要成员单位,未来将持续深度参与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备战的技术攻坚项目研发。

项目一、NewEra赛艇:中国线型,世界水准

项目由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牵头,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河超算淮海分中心及杭州富阳方舟船艇有限公司,创新性构建“人-艇-流体”协同动力学模型。利用深度强化学习(DRL)算法进行艇体线型动态自适应优化,克服传统方法局限,并结合CFD多工况耦合仿真,精准匹配运动员发力特征。研发的新型双人赛艇阻力较德国顶级品牌Empacher降低2%,较国内知名品牌降低3.9%。目前已完成低阻力双人艇交付及中国风格涂装设计,未来将构建CFD-AI数字孪生平台,实现赛艇线型的“设计-训练-竞赛”全周期自适应调参。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陈志宇(右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曹景伟(左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智慧体育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祥臣(左二)参观赛艇展位


赛艇展位现场


项目二、智能选箭:从经验到精准

针对传统选箭依赖经验、现有设备稳定性差的难题,北师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河北体育学院等高校,研发了竞赛用箭性能评测系统。系统由综合评测系统与选箭机器人构成,基于箭支物理特性(长度、重量、挠度等)进行高精度筛选与落点分布测试。项目直面箭矢飞行中高达400G的极端加速度(超火箭升空百倍)、10的7次方量级高雷诺数湍流边界层及“病态”初始扰动等世界级物理挑战,未来将升级为电磁发射智能选箭系统与三维仿真智能选箭系统,实现对箭支动态性能的全方位评估,推动选箭技术向高精度计算仿真阶段跨越。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陈志宇(右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曹景伟(右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智慧体育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祥臣(左二参观选箭展位


选箭展位现场


数字驱动,攻坚“卡脖子”难题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数字体育研究中心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与北师港浸大于2023年3月共同成立,旨在服务“体育强国”战略,突破西方技术封锁。中心依托北师港浸大在应用数学、人工智能及大数据领域的国际先进科研优势,聚焦竞技体育装备国产化核心难题。此次入选联合体的两大项目,正是中心践行使命的代表性成果。


中心引领,共筑体育科技高地

北师港浸大数字体育研究中心表示:“入选国家奥运攻关联合体,是对中心科研实力与服务国家战略能力的双重认可。NewEra赛艇与智能选箭系统的突破,不仅在于助力运动员争金夺银,更在于打破了高端器材的国外垄断,掌握了核心技术与数据主权。中心将持续深化‘AI+体育’融合创新,打造世界一流的体育数学研究中心,为奥运备战和体育产业高端国产化发展注入‘BNBU智慧’。”

随着奥运攻关联合体全面启动,数字体育研究中心将继续发挥跨学科优势,以两大标杆项目为支点,推动国产竞技装备自主化进程,为国家队洛杉矶奥运会备战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并为建设国际领先的体育科技策源地贡献力量。

赛艇项目组成员合影


选箭项目组成员合影






来源 | 数字体育研究中心

文字 | 冯乐天

图片 | 冯乐天

审核 | 林美玉

  • 联系我们
  • 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金同路2000号
  • 86-756-3620315
  • uic@uic.edu.cn

©2024-2025 Beijing Normal-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BNBU).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07509519号粤公网安备44049102496044.